新常态实现新跨越 走新路开启新征程——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北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之一

时间:2017-09-11 信息来源:综合处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地各部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河北的重要指示,牢固树立和落实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全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走加快转型、绿色发展、跨越提升新路,抢抓机遇、迎难而上、顽强拼搏、砥砺奋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辉煌成就,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河北爬坡过坎、跨越提升的关键时期。面对化解过剩产能、治理大气污染等多重压力,全省上下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保持定力、对冲压力,战胜了挑战,经受了考验,经济发展呈现稳中向好、稳中有进、动力增强、质量提升的良好态势。

 

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2016年,全省生产总值跃上3万亿元新台阶,达到31827.9亿元,比2012年增加5252.9亿元,平均每年增加1313.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92.8亿元,年均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15058.5亿元,年均增长5.9%;第三产业增加值13276.6亿元,年均增长9.8%。主要指标实现新突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万亿元,达11663.8亿元,年均增长6.1%;固定资产投资突破3万亿元,达31340.1亿元,年均增长14.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万亿元,达14364.7亿元,年均增长11.6%。人均水平稳步提高。2016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2736元,比2012年增加6152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6.4%。按美元计价,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434美元,按照世界银行最新划分标准,达到中等偏上收入水平。

 

1  20122016年全省生产总值(亿元)

 

经济保持平稳增长。2013-2016年,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1%,与全国基本保持同步,远高于同期世界2.5%和发展中经济体4%的平均增长水平。就业物价形势稳定。贯彻落实各项就业政策,多渠道拓宽就业岗位,创业带动就业作用更加突出,就业形势保持稳定。五年来,全省城镇新增就业人员累计达到294.0万人,年均新增73.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保持在4%以下。价格温和上涨。2013-2016年居民消费价格年均上涨1.8%,各年度涨幅在3%以内。总的看,在经济运行平稳,特别是近两年来稳中有升的情况下,就业、价格形势总体稳定,表明我省经济稳的态势在持续,回升向好态势逐步增强。

 

2012-2016年全省经济增长率、失业率与物价变动情况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经济增长率(%

9.6

8.2

6.5

6.8

6.8

城镇登记失业率(%

3.69

3.68

3.59

3.60

3.68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年=100

102.6

103.0

101.7

100.9

101.5

 

质量效益持续提升。财政实力明显增强。全部财政收入达到4373.4亿元,比2012年增长26.3%。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850.8亿元,比2012年增长36.8%。财政实力不断壮大,为实施一系列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保障政策措施提供了坚实保障。企业效益明显改善。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2815.1亿元,比上年增长19.2%,扭转了20142015年下滑的态势。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0%,比2012年提高0.4个百分点。

 

2  20122016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及增速

 

二、结构调整稳中有进,转型升级取得新突破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各地各部门坚持把转型升级作为经济建设的主攻方向,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持续改善需求结构,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有序推进,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经济发展迈向中高端的趋势更加明显。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服务业贡献超过第二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支撑力。2016年,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41.7%,比2012年提高6.4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9.1%,超过第二产业24.2个百分点,经济增长跨入由服务业拉动为主的新时代。装备制造业超越钢铁工业,成为第一支柱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26.0%,比2012年提高7.5个百分点,超过钢铁工业0.5个百分点,实现历史性突破,标志着工业经济进入由装备制造业引领的新阶段。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优化升级。农业产业化经营率为66.7%,比2012年提高5.2个百分点;畜牧、蔬菜、果品三大优势产业产值比重为71.0%,提高1.3个百分点。

 

3  2012年和2016年全省三次产业增加值构成(%

 

需求结构不断改善。消费需求贡献率超过投资,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2016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0.5%,比2012年提高14.7个百分点,自2003年以来首次超过投资需求。经济增长由过去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向投资、消费协调拉动转变。消费升级步伐加快。2013-2016年,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零售额年均增长13.1%,高于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5个百分点;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年均增长17.0%,建筑装潢类零售额年均增长39.1%,分别高于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5.427.5个百分点。投资结构调整优化。装备制造业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6.8%,比2012年提高0.4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比重为13.2%,提高1.8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比重为22.8%,提高3.4个百分点。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三去一降一补”成效明显。去产能方面,全力打赢“6643”攻坚战。2013-2016年,共压减炼钢产能4438万吨、炼铁4376万吨、水泥6517万吨、煤炭3727万吨、平板玻璃5906万重量箱。去杠杆方面,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4.7%,比2012年降低4.7个百分点。去库存方面,商品房待售面积比上年末减少597.6万平方米。降成本方面,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7.58元,比上年减少0.40元。补短板方面,2013-2016年,基础设施投资年均增长19.1%,增速快于固定资产投资4.4个百分点。

 

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新成效。紧紧围绕新型城镇化目标任务,深入落实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各项政策措施,城镇化发展水平稳步提升。2015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实现了由乡村型社会向城镇型社会的历史性转型,2016年城镇化率达到53.32%,比2012年提高6.52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63个百分点;2013-2016年城镇人口每年增加143.13万人。坚持完善城镇功能与建设美丽乡村双轮驱动,促进产业加快集聚,城镇吸纳就业能力提高。2016年末,全省城镇就业人员1309.2万人,比2012年末增加87.6万人,年均增加21.9万人;占全社会就业人员的比重为31.0%,比2012年末提高1.1个百分点。

 

4  20122016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三、创新驱动成效明显,动能转换迈出新步伐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培育新动能、发展新产业,新旧动能加快转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市场动力和活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

 

科技创新力度加大。初步统计,全省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400亿元,比2012年增长62.7%;与生产总值之比为1.26%,比2012年提高0.34个百分点。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登记科技成果3031项,其中国内领先水平成果2066项,占总数的68.2%。企业创新活力增强,在规模(限额)以上企业中,有9387家企业开展创新活动,占40.3%。科技创新成果丰硕,促进了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2016年,全员劳动生产率75431/人,比2012年增长25.3%,年均增长5.8%

 

5  20122016年全省R&D经费支出及占GDP比重%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蔚然成风。商事制度改革和“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创业创新热情迸发。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快速增长,2016年,全省新登记市场主体突破100万户,达102.4万户,比上年增长38.6%。专利申请量54838件,专利授权量31826件,有效发明专利15755件,分别是2012年的2.4倍、2.1倍和2.7倍。技术市场蓬勃发展。认定登记技术合同3848份,技术合同成交额59.6亿元,是2012年的1.6倍。

 

新产业加速成长。高新技术产业保持快速发展势头。2016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147.5亿元,是2012年的1.7倍,年均增长14.3%,增速比同期规模以上工业快8.2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18.4%,比2012年提高6.6个百分点。节能环保、新材料和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现代服务业成为经济新的增长点,实现增加值7549.6亿元,增长12.7%,增速高于生产总值5.9个百分点;占生产总值比重为23.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2.3%。新产品快速增长,光电子器件产量1.5亿只,年均增长26.3%。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城市轨道车辆等新技术、新材料产品从无到有。

 

6  20122016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及比重

 

新业态蓬勃发展。“互联网+”行动计划深入推进,网络消费、休闲旅游等新业态保持较快增长,电子商务、网络零售增长迅猛,带动快递业务快速扩张。2016年,全省网络购物总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12.7%,比2012年提高7.2个百分点;快递业务收入94.3亿元,增长67.8%。围绕加快建设旅游强省,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和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旅游成为新的支柱产业。2016年,旅游业总收入4654.5亿元,比2012年增长1.9倍;接待人数达4.7亿人次,增长1.0倍。分享经济、协同经济等新模式和线上线下交易等新业态不断涌现。

 

四、协同发展深入推进,重点领域率先突破

 

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以来,全省上下抢抓重大机遇,全面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和相关战略协议,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自己,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三区一基地”功能定位日趋强化。加快建设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商贸物流总量不断增长,2016年,全省物流业增加值达到2636.2亿元,比2013年增长9.3%,占生产总值的8.3%,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加快建设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以京津冀产业布局调整和产业链重构为契机,大力发展“大智移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制造、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太阳能发电、生命健康等产业快速增长。加快建设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启动实施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完成部分地区行政区划调整,各中心城市规模和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推进,城乡面貌逐步改善。加快建设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出台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和大气、水、土壤“五十条”等政策文件,率先实行省级环保督察,努力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生态环境保障。

 

推进重点领域率先突破。在交通领域,重点项目加快推进,互联互通取得积极进展。2016年,京津冀三地公路里程达到22.7万公里,比2013年增加1.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8722.9公里,增加1078.4公里。加快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京津保核心1小时交通圈和半小时通勤圈初步形成,打通京台、京港澳、京昆、首都地区环线等12条高速“断头路”和干线公路“瓶颈路”;津保、张唐铁路建成通车,京张、石济、京沈高铁建设加快推进;首都新机场全面开工建设。在产业领域,借力京津产业优势和科技资源,打造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京冀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芦台·汉沽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石保廊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京南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等一批合作共建园区,促进京津科技成果到河北孵化转化,2013-2016年,河北引进京津项目1.5万个、资金1.3万亿元,投产北汽福田、张北云联数据中心、北京三元、天津天士力药业、北京现代汽车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在生态环境领域,加强与京津污染联防联控联治和生态共建共管共享,签署一系列协作协议,京津保生态过渡带、三北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大生态工程扎实推进。2014年以来,京津冀三地共造林1754万亩。通过协同治理,空气质量明显改善。2016年,京津冀区域PM2.5平均浓度为71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33.0%

 

五、基础产业稳定增长,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全省上下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力夯实产业基础,调整优化产业布局,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加快建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随着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持续提高,确保了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粮食生产能力明显提高,总产量达到3460.2万吨,比2012年增加213.6万吨,年均增加53.4万吨。主要农产品产量平稳增长。油料产量156.5万吨,年均增长2.3%;蔬菜产量8193.4万吨,年均增长1.6%;水果产量1524.6万吨,年均增长4.3%。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肉类产量457.7万吨,年均增长0.8%;禽蛋产量388.5万吨,年均增长3.2%。农业基础设施日趋改善。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6.2%,比2012年提高6.8个百分点。农田灌溉面积增加,有效灌溉面积4457.6千公顷,年均增长1.7%;占耕地面积比重为68.4%,比2012年提高4.9个百分点。

 

7  20122016年全省粮食产量(万吨)

 

交通基础设施实现跨越式发展。铁路运营里程、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和港口通过能力均居全国前列,现代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初步形成。京港澳高速、京台高速、京昆高速和国道G111等重点互联互通项目建成通车,交通运输建设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出行更加方便快捷。货物运输周转量由2012年的10844.8亿吨公里增长到2016年的12339.2亿吨公里,增长13.8%。机场旅客吞吐量850.1万人,比2012年增长59.1%。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达9.5亿吨,比2012增长25.0%,沿海港口集装箱吞吐量305.1万标准箱,增长2.4倍。全省公路通车里程18.8万公里,比2012年增加2.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6502公里,增加1433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16.3万公里,增加2.2万公里

 

8  2012-2016年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公里)

 

邮电通信业迅猛发展。扎实开展“宽带河北”专项行动,网络覆盖能力持续增强、用户上网速率稳步提升、4G网络建设与发展成效显著。2016年,全省邮电业务总量(2010年不变价)1545.2亿元,比2012年增长2.6倍。现代业务飞速发展,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到7121.0万户,比2012年增加1607.9万户;4G移动电话用户达到4034.7万户。互联网业务快速发展,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612.0万户,比2012年增加648.1万户;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0%,比2012年提高11.7个百分点。

 

新能源生产供应稳步提高。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现代能源体系加快形成,风电、光电、水电、生物质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展势头强劲。2016年,风力发电量209.3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2.4%;太阳能发电量26.5亿千瓦时,增长1.8倍。一次电力及其他能源占能源生产总量比重为14.2%,比2012年提高9.3个百分点。

 

六、对外开放新格局加快构建,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全省积极应对国际市场复杂多变带来的冲击和挑战,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对外经贸得到长足发展。

 

进出口贸易由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2016年,全省进出口总值466.2亿美元,其中出口总值305.8亿美元,比2012年增长3.3%。贸易方式不断优化,一般贸易出口比重由2012年的84.1%上升到2016年的91.1%。在巩固传统市场基础上,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出口伙伴遍及213个国家(地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为出口亮点。出口商品结构优化。机电产品出口82.7亿美元,为第一大出口商品;汽车零配件出口12.9亿美元,比2012年增长40.3%。进口商品结构改善。机电产品进口29.6亿美元,占全省进口总值的18.5%,比2012年提高5.0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进口10.7亿美元,比重为6.7%,提高1.4个百分点。

 

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2016年,全省实际利用外资81.5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73.5亿美元,分别比2012年增长35.2%26.7%2013-2016年,全省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292.0亿美元,年均增长7.8%。巩固传统优势地区,拓展潜力区域,外资来源地多元化格局日益形成。

 

9  2012-2016年全省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

 

对外投资步伐加快。大力支持优势企业“走出去”,不断拓展海外市场,主动加强国际产能合作,取得初步成效。2016年,全省备案(核准)对外投资企业132家,对外投资总额为36.3亿美元,比2012年增加23.9亿美元。20132016年,全省累计对外投资额突破100亿美元,达到103.6亿美元,遍布80多个国家和地区。河钢集团成功收购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厂,冀东集团南非曼巴水泥厂投入试生产,成为国际产能合作的新样板。

 

七、绿色发展步伐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壮士断腕、重拳出击,持续打好污染治理攻坚战,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生态环境治理。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环境治理和保护力度持续加大。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集中开展散煤、焦化、露天矿山、道路车辆污染整治专项行动,强化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环境质量稳中向好。2016年,全省PM2.5平均浓度为70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35.8%;设区市达到或优于Ⅱ级的优良天数平均为207天,比2013年增加78天。造林步伐继续加快,全年完成造林面积523万亩,创近年来新高;森林覆盖率达到32.0%,比2012年提高6.0个百分点。

 

节能降耗成效显著。强化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全面推进结构、技术、管理节能,节能降耗取得新成效。2016年,全省能源消费总量3.0亿吨标准煤,年均增长0.9%,比2005-2012年年均增速低4.6个百分点。能源消费结构优化,煤炭消费比重下降,清洁能源比重提高。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为85.0%,比2012年下降3.9个百分点;天然气比重为3.1%,提高1.1个百分点;一次电力及其他能源比重为3.2%,提高1.6个百分点。能源利用效率提升。2016年,全省单位生产总值能耗0.94吨标准煤/万元,比2012年下降21.2%,年均下降5.8%

 

10  2012-2016年全省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

 

八、民生得到持续改善,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众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实施惠民生工程,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居民收入较快增长。2016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25元,比2012年增长44.5%,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7.7%,快于同期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速0.6个百分点,快于同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1.3个百分点。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工资性收入11889元,年均增长10.9%;财产净收入1335元,年均增长8.7%;转移净收入3481元,年均增长8.2%;经营净收入3020元,年均增长7.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49元,比2012年增长39.7%,年均增长8.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19元,比2012年增长46.1%,年均增长9.9%。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为2.37,比2012年缩小0.11

 

11  2013-2016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居民生活质量持续提高。全省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247元,比2012年增长45.8%,年均增长9.9%。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106元,年均增长8.6%;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798元,年均增长11.0%。消费结构优化。全省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6.8%,比2012年下降2.3个百分点。居民消费升级换代步伐加快。城镇居民平均每百户汽车拥有量40.56辆,比2012年增加14.98辆;移动电话拥有量223.38部,增加27.47部。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汽车拥有量29.39辆,比2012年增加16.09辆;空调拥有量65.92台,增加24.30台;计算机拥有量39.18台,增加8.78台;移动电话拥有量236.27部,增加35.20部。居住条件持续改善。全省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5.83平方米,其中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3.45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分别比2012年增长2.9%8.5%

 

脱贫攻坚取得新成效。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聚焦10个深度贫困县和206个深度贫困村,集中优势兵力打攻坚战,实施生产扶贫、易地扶贫、生态扶贫、教育扶贫、社保兜底扶贫“五个一批”工程,启动15.2万人易地扶贫搬迁,推进产业、教育、医疗、金融扶贫,实行低保线和扶贫线“两线合一”,平均每年推动100万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的9.84%下降到2016年的3.89%,累计下降5.95个百分点。

 

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2016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3446.1万人,比2012年增加111.5万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1175.5万人,增加49.9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无到有,参合率达到95.4%。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扩大,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启动实施,养老服务业加快发展,农村养老服务机构431家,设有床位34.8万张,比2012年增加23.1万张。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年低保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初步建立,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九、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省委、省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大社会事业支持力度,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呈现全面发展的良好态势。

 

教育事业加快发展。2016年,6岁及以上常住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11年,比2012年增加0.40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入学率显著提高,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103.8%,比2012年提高4.5个百分点;小学学龄儿童毛入学率为100.1%,提高0.4个百分点。高等教育加快发展,普通高等学校120所,比2012年增加7所;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121.6万人,增加4.7万人;每万人大学生163人,比2012年增加3人。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

 

12  2012-2016年全省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万人)

 

文化事业欣欣向荣。文化产业较快发展。2016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106.4亿元,比2012年增长52.3%,年均增长11.1%;占生产总值比重由2012年的2.73%提高到3.48%。文化惠民工程成效显著。全省文化馆180个,比2012年增加12个;博物馆111个,增加36个;文化站2222个,增加10个;公共图书馆达到172个,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正在加快形成。启动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实现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模数整转,三网融合集成播控平台建成运营,全省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9.4%,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9.3%

 

体育事业硕果累累。联合北京成功申办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启动“冬奥惠民”工程和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示范区试点工作,冰雪运动大省建设加快推进。竞技体育实现新突破。2013-2016年,全省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共获金牌30枚,银牌11枚,铜牌11枚。其中在韩国仁川亚运会获得金牌12枚,银牌7枚,铜牌3枚,金牌数创历史记录。石家庄永昌、河北华夏幸福足球俱乐部挺进中超联赛,河北女足进入女超联赛。

 

卫生事业成效显著。城乡居民医疗基础条件进一步完善。 2016年,全省医疗卫生机构78756个,其中医院1618个,比2012年增长29.5%;医疗卫生机构床位36.1万张,增长26.9%。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卫生技术人员39.4万人,增长25.1%。城乡居民健康状况显著改善。全省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由2010年的74.97岁提高到2015年的75.97岁。婴儿死亡率由2012年的9.9‰下降到2016年的5.6‰;孕产妇死亡率由2012年的21.5/10万下降到2016年的15/10万。

 

13  2012-2016年全省卫生技术人员(万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北经历了极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五年来,全省上下同心戮力,迎难而上,砥砺前行,战胜了困难矛盾叠加、风险隐患交织的严峻挑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在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伟大征程中迈出坚实步伐。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团结一心、奋发进取、顽强拼搏的结果。当前,河北发展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机遇前所未有。时代承载使命,机遇考验担当。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走加快转型、绿色发展、跨越提升新路,凝心聚力,奋发作为,以更大的勇气和干劲,创造无愧历史和时代的辉煌业绩,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河北篇章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版权所有@主办单位:河北省统计局   冀ICP备 06024562号  地址:石家庄合作路312号
信息公开电话:0311-87048151(传真)电子信箱:hbtjzfxxgk@sina.com
网站建设电话:(0311)87048151 电子信箱:wzgl@he.stat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