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河北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八
时间:2018-11-26 信息来源:贸易外经处 浏览量:?
对外经济蓬勃发展 开放格局纵深拓展
——改革开放40年河北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八
改革开放40年来,全省对外开放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成功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型经济向开放型经济的历史转折,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格局,为经济发展搭了一座连接五洲四海的新桥梁。对外贸易实现跨越式发展,利用外资成效显著,国际旅游稳步发展,对外投资合作深入推进,成为全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极富生机与活力的增长点,对全省经济的持续平稳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对外贸易跨越式发展
(一)进出口贸易异军突起,规模扩张实现新突破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对外开放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重新开启了中国闭关已久的大门,中国开始走向世界。40年来,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外贸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壮大,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河北省紧紧抓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历史机遇,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迅速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对外贸易取得长足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发展成就令人瞩目。
从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到2017年,全省进出口总值从3亿美元提高到498.1亿美元,累计进出口总值6237.2亿美元,增长166倍,年均增长14%。其中,1978年到2000年,全省进出口总值从3亿美元提高到52.3亿美元,年均增长13.9%,累计进出口总值518.8亿美元。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进入了历史新阶段。全省对外贸易开始飞速发展,全省进出口总值从2001年的57.4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384.2亿美元,年均增长31.2%,8年累计进出口总值1334.6亿美元,占历年全部进出口总值的21.4%。进出口规模接连实现新突破,分别在2002年、2003年、2004年迈上60亿美元、80亿美元和100亿美元台阶,到2007年突破200亿美元,达255.4亿美元,2008年突破300亿美元,达384.2亿美元。2009-2017年,全省累计进出口总值4383.7亿美元,占全部进出口总值的70.3%。“十二五”时期全省进出口规模一直保持在500亿美元以上,2011年突破500亿美元,达536.0亿美元,到2014年达到历史最高值598.8亿美元。进入“十三五”时期,全省进出口经历了连续两年的下降后企稳回升,2017年全省进出口总值498.1亿美元,比2016年增长6.7%。
出口贸易接连跨越新台阶。1978年,全省出口总值仅为2.8亿美元。上世纪90年代初,一直在20亿美元左右徘徊,1996年突破30亿美元,2002年突破40亿美元。2004年,新修订的对外贸易法实施,有利地促进出口快速增长,出口总值一举突破9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7.5%,是历史上出口增长最快的一年;2005年超过100亿美元,达109.3亿美元。“十一五”以来,在国际各种贸易壁垒不断加剧的形势下,河北省积极调整出口商品结构,出口规模继续快速攀升,2008年出口总值突破200亿美元,达到240.3亿美元。“十二五”时期,随着中国贸易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国际市场份额稳步提升,全省出口总值在2013年突破300亿美元,达到309.6亿美元,到2014年达到历史最大规模357.1亿美元。进入“十三五”后,出口受金融危机影响回落后企稳回升,2016年回落至305.8亿美元,2017年增加至313.6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112倍,40年累计出口总值3872.7亿美元,年均增长12.9%。
积极增加进口,商品品种日益增多,占进出口比重逐年扩大,贸易顺差逐年缩小。1978年,全省进口总值仅为0.2亿美元,1995年突破10亿美元;“十五”以来,受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和国家降低进口关税的有力推动,进口呈现不断加快趋势,从2001年17.8亿美元到2005年51.4亿美元,每年跨越一个新台阶。“十一五”以来,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完善扩大进口的支持政策,进口呈现迅猛增长态势。2007年,进口总值突破80亿美元,达85.2亿美元;2008年,进口总值突破100亿美元,达143.9亿美元;“十二五”时期,进口规模继续扩大,2011年进口总值达到历史最大规模250.2亿美元,直到2014年连续4年保持在200亿美元以上。“十三五”以来,进口保持较快增长,2017年,进口总值184.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6%,比1978年增长832倍,40年累计进口总值2364.5亿美元,年均增长18.8%。进口总值超过1亿美元以上的商品由2001年的4种扩大为19种,主要为资源型商品和先进技术设备。2017年,前5类进口商品依次是铁矿砂及其精矿(77.5亿美元),机电产品(29.5亿美元),大豆(24.0亿美元),高技术产品(10.0亿美元),煤及褐煤(7.0亿美元)。超过1亿美元的进口国家(地区)由2001年的6个增加到2017年的11个。居前5位的进口国家(地区)依次是澳大利亚(60.2亿美元)、巴西(27.9亿美元)、欧盟(22.1亿美元)、美国(19.0亿美元)、德国(10.0亿美元)。
(二)出口商品结构调整优化,效益明显提高
出口商品种类趋于多样,有效增强了抗风险能力。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推进,出口商品种类快速增加,从1978年的139种增加到2017年的200多种,其中出口规模1亿美元以上的商品由2001年的6种增加到2017年的31种。2017年,排在前5位的商品依次是机电产品(95.8亿美元),钢材(56.8亿美元),服装及衣着附件(41.8亿美元),高技术产品(21.9亿美元),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18.9亿美元)。
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成为出口的主要增长点,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改革开放初期,出口商品主要是畜产品、土产品和粮油食品,同时也有部分纺织品、轻工业品、服装、五金矿产品,出口商品结构以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为主。随着经济的发展,外贸经营能力的增强,出口商品结构趋于优化,于1992年实现了由初级产品为主向工业制品为主的转变。“十五”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外贸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以质取胜”、“科技兴贸”等战略的深入实施,出口商品结构发生着可喜的变化,代表较高附加值和技术含量的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出口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机电产品出口比重迅速增加,带动出口商品结构迈上新台阶。2001年机电产品出口仅为6.1亿美元,2017年达95.8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值的比重由2001年的15.4%增加到2017年的30.5%。高技术产品出口自2007年跃居全省第四大出口商品,全省出口商品结构又迈上一个新台阶,2017年迅速增加到21.9亿美元,比2016年增长15.4%,占全省出口总值的7.0%。
(三)贸易市场日趋扩大,多元化成效显著
1978年,与河北建立出口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73个。随着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的深入实施,2017年,河北出口贸易伙伴已遍及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欧盟、东盟、美国、日本、韩国等为主要贸易伙伴。出口总值超过1亿美元的国家(地区)由2001年的8个增加到2017年的49个;超过5亿美元的国家(地区)由2个增加到18个。2017年,居前10位的出口国家(地区)依次是欧盟、美国、东盟、俄罗斯、韩国、日本、印度、越南、德国、印度尼西亚。在巩固传统出口市场的同时,加大了对拉美、非洲及大洋洲等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对新兴市场出口不断崛起,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出口风险。
对部分“一带一路”和金砖国家出口较快增长,成为河北省出口增长中的亮点。2017年,对东北亚两国出口31.3亿美元,增长29.3%;对中亚五国出口2.2亿美元,增长32.9%;对中东欧十九国出口6.2亿美元,增长16.3%。对金砖国家俄罗斯、印度、巴西出口均呈现不同程度增长,分别增长29.7%、8.8%和30.5%。
二、利用外资成效显著
(一)外商投资规模日益扩大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东部沿海省份之一,河北省利用外资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在保持外资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引资结构优化提高,利用外资重心由以最初的向国际金融组织和国外银行借款等间接方式为主,转向以外商直接投资兴办三资企业为主。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入世过渡期的结束,全省在继续扩大外商直接投资的同时,拓展出证券投资等更多的外商其他投资方式,利用外资规模不断实现新突破。
1991年以前,全省利用外资以对外借款为主,外商直接投资规模较小,累计利用外资仅为3.4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累计仅为1.8亿美元。1992年以后在及时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按照“积极、合理、有效”的总原则,开始注重引资方式的多样化,通过兴办三资企业带动利用外资规模的扩张,蓄积了多年的引资能量得到有效释放。1992年外商直接投资首次超过对外借款,成为全省吸引外资的主要方式,是有史以来外商直接投资增速最快的一年;当年审批三资企业突破1000家,超过1991年之前年份总合。“九五”时期,外商直接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累计达到68.4亿美元,分别比“七五”、“八五”时期增长69.3倍和2.6倍。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省开放型经济步入新阶段,全省利用外资开始进入快速增长期。“十五”时期全省外商直接投资规模62.3亿美元,“十一五”时期达到152.8亿美元,到“十二五”时期达294.8亿美元。“十三五”以来,积极化解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利用外资得以平稳发展。2016年,全省实际利用外资超过80亿美元,达到81.5亿美元,增长10.6%,其中外商直接投资73.5亿美元,增长19.0%;2017年,全省实际利用外资89.4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84.9亿美元,规模均创历史新高。截止2017年底,全省累计实际利用外资864.1亿美元,年均增长25.1%;其中,累计外商直接投资756.9亿美元,年均增长29.7%。
(二)外商投资行业结构不断优化
改革开放之初,外商来冀投资的领域仅限于制造业和交通运输等基础产业。之后,外商投资领域不断拓展,服务业外商投资发展迅速。外商直接投资一、二、三产业分布从“九五”时期的1:87:12调整到“十二五”时期的3.2:74.3:22.5,第二产业比重下降13.7个百分点,第一、三产业分别上升2.2和10.5个百分点。进入“十三五”时期,外商直接投资继续向第三产业拓展,并快速流入高新技术行业。2017年,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合同外资的一、二、三产业分布为0.4:37.9:61.7,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外商直接投资三次产业分布为0.7:80.4:18.9,第三产业外商直接投资16.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8.6%,占全省外商直接投资的18.9%,比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同时,外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高新技术产业外商直接投资20.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2%,占比24.4%,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从行业来看,外商直接投资在上世纪90年代初以工业、房地产等行业为主,之后外商投资行业不断优化,2017年,全省增长较快的行业分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1.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倍;房地产业9.5亿美元,增长81%;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0.6亿美元,增长1.4倍;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0.4亿美元,增长4.7倍。
(三)投资方式以独资经营为主
独资化以及并购为外资注入新活力。在外资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中外合资作为一种“双赢”的引资,投资方式曾被广泛采用,并在较长一段时期内成为外资经济的主要存在形式。随着市场环境的改善,不确定性风险的降低及投资政策的逐步统一、规范和透明,外资企业迅速发展起来。2005年,独资企业外商直接投资增长64.4%,比全省增速高46.6个百分点,占全省外商直接投资的比重过半,达52.3%,首次超过合资企业成为外商投资的主要形式。此后,除2006年独资企业外商直接投资所占比重略低于合资企业外,一直到2017年独资企业都是外商投资的主要形式。2017年,独资企业合同外资额为26.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3.1%,占全省合同外资的70.2%,比上年提高11.8个百分点;独资企业外商直接投资49.9亿美元,增长36.1%,占全省外商直接投资的58.8%,提高8.9个百分点。
(四)外资来源呈多元化局面
外资来源地从各大洲的分布看,主要以亚洲、拉美及欧美等国家(地区)为主,大洋洲和非洲地区为有效补充。 2017年来自亚洲的外商直接投资占全省实际外商直接投资的63.1%;拉丁美洲占20.4%;北美洲占6.8%;欧洲占5.6%;大洋洲占3.3%;非洲占0.8%。从1992-2017年外商直接投资来看,香港所占比重过半,为50.3%,居于首位,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其他九个国家(地区)依次为英属维尔京群岛占10.1%、美国占5.7%、日本占5.2%、新加坡占4.4%、开曼群岛占4.1%、韩国占2.4%、英国占2.3%、台湾占1.9%、德国占1.5%,十个国家(地区)合计占全省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87.9%。
三、国际旅游稳步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国际旅游业从弱到强,发展迅速。全省入境旅游接待人数从1979年的1.3万人次增加到2017年的160.2万人次,历年累计1866.5万人次,增长124倍,年均增长13.5%;全省国际旅游收入从1979年的29万美元到2017年的7.6亿美元,历年累计70.7亿美元,增长2620倍,年均增长23.0%。
改革开放初期,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旅游饭店接待能力不足,交通、民航等制约因素并存,国际旅游发展受限。“七五”时期,国家把发展旅游业作为重点支持的事业,旅游业正式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际旅游呈现高速发展的势头。进入上世纪90年代,旅游基础设施和交通能力大为改善,为国际旅游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利保障。1997年,全省入境旅游接待人数超过30万人次;199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旅游业列为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到1999年全省国际旅游收入超过1亿美元。“九五”时期,全省累计入境旅游接待人数162.7万人次,比“八五”时期增加104万人次,增长1.8倍;国际旅游收入5.0亿美元,比“八五”时期增加3.9亿美元,增长3.6倍。“十五”以来,为充分发挥内环京津、外环渤海的独特区位优势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省委、省政府把旅游业作为全省重点发展的产业,加大对旅游事业的投入,旅游业发展实力不断增强。2005年,入境旅游接待人数突破60万人次,达到62.6万人次;实现国际旅游收入突破2亿美元,达2.1亿美元。“十一五”时期入境旅游接待人数累计411.2万人次,比“十五”时期增长71.7%,国际旅游收入累计14.8亿美元,比“十五”时期增长86.0%;“十二五”时期入境旅游接待人数累计648.3万人次,比“十一五”时期增长57.6%,国际旅游收入累计27.3亿美元,增长84.1%。“十三五”以来,全省旅游业发展动力强劲,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30%以上。2017年全省入境旅游接待人数160.2万人次,实现国际旅游收入7.6亿美元,分别比2016年增长8.6%和13.7%,旅游产业经济效益大幅提升。
四、对外投资合作深入推进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一项新兴事业。1981年,全省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开始起步。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合作领域逐步扩大,合作国家和地区逐步增多,日益显示出其广阔的发展前景。对外经济合作的快速增长促进了对外开放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对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带动设备、技术、劳务和产品出口,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17年,全省累计签订对外经济技术合同5177份,合同总金额475.9亿美元,完成营业额342.0亿美元,派出人员17.9万人次。与河北省开展经济技术合作的国家(地区)已遍布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北美洲和大洋洲6个大洲,超过8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2017年,全省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金额58.5亿美元,完成营业额29.4亿美元,分别比1985年(有数据统计以来)增长1820倍和630倍,年均增长均超过20%,分别为26.4%和22.3%;对外劳务合作新签合同工资总额0.2亿美元,实际收入总额0.3亿美元,分别比2016年增长13.7%和75.6%。
新世纪以来,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大力实施、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全省综合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有力地推动了省内有实力的企业在全球范围优化配置资源,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率,推动所在国的经济发展与繁荣。当前,河北省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国家重大对外战略,推进优势产能走出去,对外投资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更趋成熟和理性,结构更加优化,质量明显提升。2016年,河钢集团有限公司收购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厂,既是河钢集团进一步优化全球产业布局、进军欧洲腹地的战略举措,也是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中国优势产能“走出去”的重要成果,成为我国与中东欧合作的标志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