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5周年河北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

经济总量不断跃升 经济结构持续升级——新中国成立75周年河北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二

时间:2024-09-30 信息来源:新闻办

 

经济总量不断跃升 经济结构持续升级

 

——新中国成立75周年河北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二

 

 

75年砥砺奋进,75年硕果累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带领广大河北人民,砥砺奋进、攻坚克难,燕赵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发展质量效益稳步提升。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解放思想、奋发进取,推动高质量发展持续向上突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河北展现蓬勃生机,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

 

一、经济总量不断跃升新台阶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河北经济实现了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历史性转变。1952年地区生产总值仅为40.5亿元,2023年全省生产总值43944.1亿元,比1952年增长212.0倍,年均增长7.8%;1952年全省人均生产总值仅为125元,2023年为59332元,比1952年增长90.4倍,年均增长6.6%。

 

纵观75年来,全省经济大致经历了恢复发展、低速徘徊、波动发展、快速增长、平稳较快运行和新常态发展等六个阶段。在发展过程中,全省经济步步攀升,更上层楼。

 

经济恢复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后—1957年)。新中国成立初期,全省经济百废待兴,各行各业经过三年艰苦奋斗,国民经济迅速得到恢复,1952年全省生产总值为40.5亿元,处于全面改造,经济恢复发展阶段,到1957年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变革,确立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生产关系的变革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停滞的生产迅速恢复,通货膨胀得以抑制,形成以全民和集体所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经济结构。

 

经济低速徘徊阶段(1958-1977年)。全省经济发展处于低速徘徊期,尤其是“二五”时期,整体经济出现下降。1960-1963年连续4年经济出现负增长,经济发展速度缓慢、波动较大。针对这种情况,河北贯彻落实“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着力发展农业和轻工业,大力调整轻重工业比例,全省生产总值由1963年的44.8亿元增加到1965年的72.7亿元,按不变价计算增长55.1%,年均增长24.5%。国民经济在调整、波动中不断扩大总量规模,1970年全省生产总值首次跨上百亿元台阶,达到104.3亿元,用7年时间突破150亿元,1977年达到158.2亿元。

 

经济波动发展阶段(1978-1990年)。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提出“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总方针,进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村集体经济体制改革和以市场为导向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开放沿海城市,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纪元。1978-1981年全省经济稳步发展,全省生产总值由183.1亿元增加到222.5亿元,年均增长3.4%;人均生产总值由364元增加到427元,年均增长2.2%。随着改革的重点逐步扩展整个经济领域,1982-1985年,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5%,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9%。经历了1986-1987年的“软着陆”、1988年价格“闯关”和1989-1990年的治理整顿,1990年全省生产总值896.3亿元,与1978年相比年均增长8.9%;人均生产总值1465元,与1978年相比年均增长7.2%。

 

 

经济快速增长阶段(1991-1998年)。上世纪90年代初,现代企业制度、分税制、金融体制、住房、医疗卫生等各项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迈出决定性步伐,全省经济增长速度持续加快。1993年,全省经济增长速度达到17.7%,1994年提前6年实现了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八五”时期是经济增长最快、波动最小的时期,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到14.6%。1991-1998年,全省生产总值增速连续8年保持在两位数以上,年均增长13.7%,全省生产总值由1072.1亿元增加到3924.5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由1727元增加到5994元,再次登上新的台阶。

 

 

经济平稳较快运行阶段(1999-2012年)。1999年以来,改革进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但受亚洲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这一阶段经济处于平稳增长、中低位运行状态。1998-2002年,全省生产总值从3924.5亿元增加到5518.9亿元,年均增长9.5%;人均生产总值由5994元增加到8216元,年均增长8.8%。随着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全省经济进入新的增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进入稳中求进、又好又快的健康轨道。2006年生产总值跨上万亿台阶。全省生产总值由2003年的6333.6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2152.9亿元,年均增长10.0%。人均生产总值由2003年的9380元增加到2007年的17561元,年均增长9.4%。

 

自2008年起,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增速出现一定回落,河北审时度势,大力推进“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有效破解了长期影响和制约发展瓶颈问题。同时积极推动“家电下乡”,启动和激活农村消费。2008-2012年,全省生产总值增速分别为8.0%、8.1%、9.2%、10.3%和8.7%,年均增长8.8%;2011年全省生产总值跨上2万亿台阶,2012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23077.5亿元。人均生产总值2008年超过2万元, 2012年超过3万元,达到31844元,年均增长7.8%。

 

 

经济新常态发展阶段(2013年至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高质量发展阶段演化,经济增长实现了从高速向中高速的平稳过渡。2014年,全省生产总值攀升至2.5万亿元;2015年,人均生产总值超过3.5万元;2017年,全省生产总值跨越3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4万元。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沉着应对、迎难而上,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企业复工复产不断加快,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经济运行持续稳中向好。2021年,全省生产总值跃升4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5万元。2021-2023年,全省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分别增长5.2%和5.4%。

 

二、产业结构优化实现历史性转变

 

(一)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新突破

 

新中国成立75年来,农业基础作用不断加强,工业主导地位迅速提升,服务业对经济社会的支撑效应日益突出,三次产业发展趋于均衡,经济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省农业基础薄弱,工业接近空白,服务业发展滞后,农业位居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1952年,全省三次产业结构为62.3:18.8:18.9,处于“一三二”的低层次,直到1971年,三次产业结构为40.9:38.9:20.1,转变为“一二三”格局,工业比重逐步提升,但是农业仍处于第一位,总体仍处于较低层次水平。

 

1972年,全省基本建立了较为完整、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经济主要比例关系得到较大改善,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超过第一产业3.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转变为“二一三”格局。改革开放后,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农业经济快速发展,所占比重迅速提高。1983年第一产业比重为36.1%,达到改革开放后的峰值,比1978年提高7.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到40.5%,降低10.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略升为23.4%,提高2.4个百分点。

 

1984-1993年,随着以国企改革为重点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第二、三产业迅猛发展。1988年产业结构转变为23.1:46.1:30.8,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一产业,产业结构进入“二三一”的新格局。1993年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到33.4%,比1984年提高10.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提高4.2个百分点;第一产业比重大幅下降,由1984年的33.6%下降到18.6%。

 

1994-2011年,第二、三产业连续高速增长。全省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1.2%、11.1%,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提高1.6和7.2个百分点,2011年三次产业结构为12.6:48.1:39.3,产业结构更为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着力化解过剩产能,加快推进服务业发展,三次产业结构向更趋合理方向发展。2015年,全省三次产业结构为11.7:43.7:44.6,首次呈现“三二一”格局,实现了历史性转变。2018年,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50%,占据半壁江山。2023年,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10.2:37.4:52.4,服务业占比进一步提高,主引擎作用进一步凸显。

 

 

(二)内部结构优化升级

 

第一产业实现了由单一的以粮为纲向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转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以家庭为单位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实施,农业发展进入了全新时期,因地制宜大搞多种经营,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上下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聚焦特色优势产业,着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从农林牧渔业的内部结构看,农业增加值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重由1949年的89.1%下降到2022年的61.9%,回落27.2个百分点;林业由1.5%提高到3.1%,提高1.6个百分点;畜牧业由8.9%提高到23.7%,上升14.8个百分点;渔业由1.0%提高到5.0%,上升4.0个百分点。农业扭转了以粮食为主的生产格局。与1952年相比,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减少,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不断扩大。粮食播种面积与非粮食播种面积比重由1949年85.5:14.5调整为2023年的79.7:20.3。畜牧、蔬菜、果品三大优势产业带动强劲,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60.9%,全省农林牧渔业逐步形成了多业发展的生产结构,经过75年发展,全省农业已经基本改变了过去“农业-种植业-粮食”的高度单一和效率低下的结构模式,向“高效、优质、特色、全面发展”的新型结构模式转变。

 

 

第二产业实现门类由简到全、向优势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转变。1952年,全省工业增加值6.8亿元,占生产总值的16.7%。改革开放以来,工业经济迅猛发展,生产能力、产品结构、装备水平、产业布局全面提升,第二产业比重一直保持在37%以上,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不断增强。其中,工业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一直处于30%以上,2008年达到峰值44.3%。1992-2013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12.2%,高于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速1.5个百分点,成为经济增长的首要推动力。2014-2023年,随着化解过剩产能,大气污染防治力度不断加大,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0%,低于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速1.9个百分点。面对工业增长下行压力加大的局面,全省上下积极落实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等各项政策措施,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形成了以钢铁、装备制造、石化、医药、建材、食品、纺织服装等具有河北特色的工业体系,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高。

 

第三产业实现由传统服务业为主向传统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共同发展转变。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增加值由1952年的7.7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23042.6亿元,年均增长9.5%,比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快1.7个百分点;占生产总值比重由1952年的18.9%达到2023年的52.4%,提高33.5个百分点。传统行业如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比重大幅下降,从1952年的89.3%下降到2023年的32.8%。房地产业、金融业等产业比重提升,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电信业、计算机服务业和软件业等行业快速发展。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撑,金融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比重由1952年的3.9%提高到2023年的13.1%,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9%;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145.5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988.4亿元;教育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203.8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1964.5亿元;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14.0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181.0亿元。

 

三、需求结构不断调整优化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省处于生产停滞、商业萧条、百废待兴的局面。居民收入大部分用来购买生活必需品,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占据主导地位。同时,全省采取高积累模式积累资本,完成了对农业、商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投资贡献逐渐提升。

 

1978-1996年,消费所占比重一直高于投资。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消费观念的转变,居民消费从追求温饱和基本生活需要向追求生活品质转变,消费形态从物质生活需求向多样化服务需求转变,消费占据主导地位。1981年最终消费率为58.0%,资本形成率为22.8%,差距达到最大为35.2个百分点。1988年最终消费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61.9%。1992-1996年,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宏观调控的双重因素使最终消费率和资本形成率之间的差距日渐缩小,开始逐渐趋向平衡。

 

1997-2014年,消费、投资所占比重此降彼升,差距较小,两者共同发挥作用拉动经济增长。1997年投资率首次超过消费率,两者分别为46.5%和44.0%。2008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河北积极扩大投资,在扩大内需和促进经济平稳增长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008-2014年期间,投资率及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均超过50%,成为主导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2014年投资率达到峰值59.3%。投资对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关键性作用得以有效发挥。

 

2015-2023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投资。“十三五”以来,全省积极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在扩大消费规模、提高消费水平、改善消费结构方面取得显著成效。2016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资本形成总额,达到53.5%;2019年继续提高到61.2%,高于资本形成总额13.4个百分点,2023年为53.3%,高于资本形成总额4.2个百分点。

 

四、民营经济拉动作用逐步增强

 

新中国成立后,民营经济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民营经济得到蓬勃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各级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和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论述,践行新发展理念,民营经济规模逐步扩大,所占比重逐渐提高,内部结构不断优化,成为推动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经济总量规模扩大

 

2023年,全省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7626.6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62.9%,比2010年提高5.7个百分点,2011-2023年年均增长7.3%,比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快0.7个百分点。实缴税金3360.0亿元,同比增长29.0%,快于全部税收收入增速8.7个百分点;占全部税收收入的67.8%,同比提高4.6个百分点。

 

(二)结构持续调整优化

 

民营经济在规模扩大的同时,结构得到显著优化。第三产业比重稳步提高,2019年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成为民营经济的支柱产业。全省民营经济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2.5:56.7:40.8调整为2023年的1.9:46.2:51.9。第三产业比重提高11.1个百分点,第一产业比重下降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10.5个百分点。

 

 

(三)对经济增长贡献度增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两个毫不动摇”,高度关注和重视民营经济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主体,随着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23年,民营经济为全省贡献了60%的以上的生产总值、65%以上的税收和70%以上的出口,比2010年分别提高了5.7、4.7和16.8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新中国成立75年来,全省经济总量不断跃升,产业结构、需求结构持续优化改善,为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下一步,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进一步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提供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