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指标解释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统计指标解释

区域服务业发展综合评价

发布日期:2013-07-29 信息来源:网管办 访问量:? 字体 :[ 大 ][ 中 ][ 小 ]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省政府制定了《河北省服务业振兴规划》,河北省“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全面振兴服务业,提升整体发展水平。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加快发展服务业的重要战略部署,统计部门要加强对服务业发展的统计监测,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

一、开展区域服务业发展综合评价的背景

2003年河北省建立了服务业全面统计,为国民经济核算和政府决策提供了大量基础性资料。2006年省政府制定和出台的《河北省服务业振兴规划》明确提出:“统计部门要进一步完善服务业统计报表制度,健全经常性的服务业统计。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改进服务业统计工作,加强对服务业的形势分析,建立健全监测、预测和信息发布制度,研究提出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此,省统计局本着需要和可能的原则,利用现有的服务业统计数据及相关统计资料,从宏观角度,初步建立了全省区域服务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对全省各市服务业发展情况进行监测评价。其目的:一是落实《河北省服务业振兴规划》的要求,二是为省委、省政府制定服务业发展政策和措施提供量化依据,为领导指导服务业发展提供抓手。

二、区域服务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及方法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经济建设,加快服务业发展,全面振兴服务业为目的,建立区域服务业发展综合统计监测评价体系。

(一)区域服务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的设计原则

服务业发展综合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以准确、及时的统计数据为基础,以服务业发展理论和信息技术为支撑,运用科学的方法,并遵循以下主要原则:

1.目的性。开展区域服务业发展综合评价,是为了促进服务业健康发展提供统计服务。因此,应充分考虑构成监测评价体系的各个方面、每项指标在体系中及对应研究问题所发挥的作用,增强目的性。

2.科学性。就是在理论上有科学依据,方法上有技术支撑,实践中切实可行。以服务业发展理论为依据,以计算机模型技术为手段,能够对服务业发展水平及状况进行科学的分析判断,为加快服务业发展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3.系统性。服务业涉及行业广,影响因素多,单看一个行业或一个侧面,不能准确把握和评价整个区域内服务业发展的水平。即:评价主要围绕宏观层面展开,既要突出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还要考察服务业的发展环境和发展动力。发展水平既要看规模实力,更要看结构和竞争力水平,要做到统筹兼顾、综合反映。

4.动态性。随着经济理论与统计实践的发展创新,以及体制改革、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变化,以发展的观点、开放的态度,及时调整和完善监测评价体系,增强评价对发展的适应性。

5.可比性。对区域评价要避免由于评价区域面积和人口数量上的较大差异所带来的不可比问题,在评价指标的设置上,突出人均指标和相对指标来反映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增强评价的可比性和科学性。

6.可行性。要本着需要与可能的原则开展评价工作。在现有的统计资源条件下,根据研究的目的与需要,综合考虑了各项指标的代表性、数据来源及数据质量等因素,选择适用指标开展评价。

(二)评价指标体系

服务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由三级指标构成。一级指标(宏观层)有三个,分别是发展水平、发展环境和发展动力。二级指标(要素层)有8个,三级指标是评价基础指标,共有24个。

“发展水平”。它是评价指标体系的核心层,反映了一个地区服务业发展所处的阶段和所达到的水平。其中:服务业增加值、从业人员和税收等指标反映了服务业的发展规模实力;现代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所占比重,以及服务业市场化率等指标反映了服务业的结构状况和水平。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服务业企业资产利润率、服务业企业人均职工报酬等指标反映了整个服务业的生产效率和服务业企业的活力和效益。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服务业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服务业从业人员比重等指标反映了服务业对地方经济的影响力和重要作用。

“发展环境”。它是评价指标体系的辅助层,反映了服务业发展的基础环境,包括基础条件和收入水平两个方面。根据服务业发展理论,服务业发展有三个很重要的环境条件:一是要求最低的撊朊湃丝跀和大量细分出来的专业技术人才。只有人口集中度达到一定规模,及城镇化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服务业才能作为产业来经营,只有具备大量专业技术人才,服务业才能实现向新领域和专业化方向发展。二是工业化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也就是人均GDP到达一定高度,非农产业占一定比重,服务业才有可能实现快速增长,实现质的飞跃。三是市场需求的扩大。居民个人财富的积累和地方政府财力的增长是扩大服务业市场需求的关键因素和重要指标。

“发展动力”。它是评价指标体系的辅助层,反映了地区服务业发展的后劲和动力。发展动力一方面来自于改变外部环境条件的各种政策措施、市场监管以及人才培养等软要素投入,另一方面来自资金的投入。资金投入的增长是改变服务业生产条件和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推动服务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增长速度是服务业发展动力增强的表现结果。两者具有一定的因果关系。投资的增长,再加上政策环境的改善,是服务业增长的动力和前因。服务业增长是发展动力增强的表现,是服务业外部环境改善的后果。

(三)评价方法和模型

首先,依据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在服务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采用专家评议的方法,分别赋予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适当的权重。

其次,对基础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消除量纲影响。基本方法是以全省平均水平为基数,各市数据与之相比,得到各市的标准化系数。以100分为界,标准化系数大于100则表示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否则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第三,构建评价模型。基本方法是利用线性加权公式测算综合评价指标得分值,分别得到一、二级指标得分和综合总得分,得分值表示各市相对水平的高低。

线性加权公式为:Yi=

其中:Wj表示第j个指标的权重,Xij表示第i个市第j个评价指标,Yi表示第i个设区市的评价指标得分值。

第四,根据模型进行实际测算并分析。根据评价模型,整理相关统计资料,进行实际测算并对测算结果进行评价。

三、评价的组织实施

评价工作在省统计局的统一组织协调下进行。基础数据的收集涉及到统计部门和省直相关部门,由省统计局进行综合整理并开展测评工作,以统计监测报告、统计信息等形式向省委、省政府报告全省服务业发展情况,为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