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发布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最新发布

投资铸就辉煌巨变 项目驱动时代发展——新中国成立75周年河北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五

发布日期:2024-09-30 信息来源:新闻办 访问量:? 字体 :[ 大 ][ 中 ][ 小 ]

 

投资铸就辉煌巨变  项目驱动时代发展

 

——新中国成立75周年河北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五

 

 

新中国成立75周年来,河北省始终坚定不移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高度重视项目建设,采取一系列扩大投资的政策措施,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投资规模持续扩大,投资结构逐步优化,基础设施建设成就显著,房地产市场有序发展,民生社会领域硕果累累,高质量发展投资动能增强,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发挥了关键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扩大有效投资,推动固定资产投资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新时代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提供了坚实基础和有力保障。

 

一、投资保持快速增长,有力支撑经济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燕赵大地百废待兴,全省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启了建设新河北的伟大征程。改革开放之前投资体制按计划经济脉络发展,以国家预算内财政拨款为主。全省集中力量建成了百余个大中型工业项目,缓解了基础设施和能源供应的紧张情况。先后建成了官厅水库、石家庄热电厂、保定胶片厂、华北制药厂等重点项目,为河北经济发展打下初步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投资体制改革的深化,全省投资实现跨越式发展。对农业、林业、水利业、工业、交通运输业、邮政通信及社会事业等各行业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大规模的投资建设,投资规模、结构、效益和质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1978-2012年,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7%。

 

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逐步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在新发展理念的引导下,河北省更加注重投资结构、质量和效益。全省固定资产投资进入增速换挡、结构转型、新旧动能转换的新阶段。

 

75年来,河北省经济增长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固定资产投资史,固定资产投资为全省经济的腾飞注入了强大动力。改革开放初期,全省资本形成总额仅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0%左右,随后除个别年份外,整体保持一路上扬,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2008年,为有效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国家加大投资力度,全省资本形成总额占比突破50%,2014年达到59.3%。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为了适应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投资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出现回调,但占比仍保持在55%左右的高位运行,仍然是全省经济增长的“压舱石”和“助推器”。

 

二、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引导经济转型升级

 

改革开放以前,全省固定资产投资集中在重工业、基础工业项目。1978年,全省三次产业投资比例为14.4:65.9:19.7,第二产业投资占据主导地位,第三产业投资占比偏低,发展滞后。改革开放后,在投资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时,全省优化提升工业传统产业,加大现代服务业投资力度,三次产业协调性明显增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投资重点逐步向先进制造业、特色优势产业和高技术服务业等领域倾斜,第三产业投资规模不断壮大。2023年,全省三次产业投资比例为1.6:28:70.5,第三产业投资比重大幅提高,“三、二、一”的产业投资格局不断巩固。

 

三、基础设施建设成就显著,保障能力稳步提升

 

新中国成立之初,河北省交通运输行业处于瘫痪的边缘,水利设施匮乏,能源供给基础单薄,邮电通信发展水平较低。经过75年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基础设施快速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网络体系,服务保障能力明显提升,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一)交通运输建设突飞猛进

 

新中国成立以来,全省持续扩大交通有效投资,初步形成了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格局,基本建成通达全国的交通运输网络主骨架,“六纵六横一环”综合运输大通道基本形成。2023年,全省交通运输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实现了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公路、村村通公路。截至2023年底,全省铁路总里程8477公里。京张高铁投产,京沈客运专线建成,京雄城际铁路运营;京唐城际、邢和铁路即将建成通车;京保、京涿开通通勤列车,雄安50分钟到达北京,19分钟到达大兴机场,“轨道上的京津冀”主骨架基本成型。全省高速公路里程达到8421公里;普通干线达到2.05万公里;农村公路达到18.2万公里。雄安新区对外骨干路网全面打通,新建京雄等高速公路4条,对外普通国省干线公路达到9条,与京津连接道路达到7条,京津雄“一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津石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延崇高速等冬奥会交通保障项目如期建成,全省高速公路现代化“一张网”基本成型。此外,全省港口泊位总数达到257个,年设计通过能力达到11.85亿吨。通用机场达到21个。集装箱航线达到65条。内陆无水港达到88个。综合铁路、公路、民航、港口的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基本形成。

 

(二)信息产业投资效果突出

 

本世纪初,移动互联网兴起,河北省抓住产业发展的风口期大力投入。截至2023年底,全省已建成光纤长度272.9万公里,5G基站17.0万个,实现“县县通5G、村村通宽带”,网络规模和应用水平显著提高。自2014年以来,河北省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机遇,统筹全省大数据产业布局,在承德市、张家口市(张北县、怀来县)、廊坊市建立了大数据产业园。截至2022年底,全省大数据服务器规模突破200万台,以数据存储为基础、数据融合应用为重点的大数据产业集群加速崛起。

 

(三)能源产业投资成效显著

 

75年来,马头电厂、邢台电厂、保定电厂等大型火电项目先后建成。2023年,全省火电装机容量达到8010.7万千瓦。张承秦地区加快风电光伏项目建设。2023年,丰宁抽水蓄能电站已有10台机组投入运行,随着剩余2台机组投入使用,电站总装机容量将达360万千瓦,成为抽水蓄能电站中装机容量世界第一。开滦、峰峰、井陉等矿区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煤炭工业体系。相继发现、勘探和开发了华北和冀东两大油田。能源产业生产设备和装置水平显著提升,能源供应能力大幅提高,为全省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能源保障。

 

(四)城市建设日臻完善

 

75年来,随着河北省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公共设施领域投资持续增加,显著改善了城市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不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城市公共设施日益完善,城市经济优势明显提升。2022年,河北省城市供水管道长度2.36万公里,比2012年增长53.9%;天然气供气总量63.36亿立方米,增长1.95倍;城市集中供热面积9.6亿平方米,增长1.15倍;城市绿地面积10.06万公顷,增长36.9%。城市供水、燃气及集中供暖条件得到大幅改善,城镇居民生活更加舒适方便。

 

四、房地产市场有序发展,人民居住环境大幅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发展的房地产业为拉动河北省经济发展、推进城镇化建设、改善居民居住条件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2000-2023年,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从315.9亿元扩大到3093.5亿元,年均增速达10.4%。2000-2023年,房地产业增加值从113.7亿元扩大至2343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5%上升到5.3%。当前,全省积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有关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住房制度的部署要求,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切实推进多层次住房供应结构体系的建立,不断提高人民的居住条件。

 

五、民生社会领域硕果累累,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

 

改革开放以前,河北省非生产性建设投资比例较小。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全省在强调经济建设的同时,对民生工程类项目投入不断加大。经过75年的不懈努力,全省共建成公共图书馆181个、博物馆231个;高校128所;卫生机构92825家;特困人员供养机构310个;建设体育场地212010个。此外,还大力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打造了保定京西百渡、承德鼎盛王朝、武强周窝音乐小镇等一批文旅新品牌,谋划了奥林匹克冰雪文化谷等一批重点文化体育项目,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

 

六、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投资动能增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北省积极启动一批有利于改善投资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高技术产业、重要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释放了经济活力。2023年,全省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4.7%,高于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8.4个百分点。廊坊国际信息云聚核港(ICFZ)、唐山耀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动力电池、石家庄市国际生物医药园等一大批重大项目相继建成投产,有力推动了全省经济转型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河北经济结构和布局得到明显优化,已初步形成化工、电子、汽车、食品、医药等门类比较齐全的现代产业体系。

 

75年来,河北省投资建设硕果累累,极大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展望投资建设未来,全省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适应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对投资的新要求,充分发挥投资在调整产业结构和优化经济结构中的重大作用,推进新一轮扩大有效投资行动,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