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统计局
(2008年02月02日)
2007年,全省各地各部门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委七届三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发展、改革、和谐三大任务,抓专项、破难题、解瓶颈,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呈现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协调性增强的良好态势,体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要求,为建设以实力、活力、竞争力为标志的沿海强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初步核算,全省生产总值实现13863.5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71.2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7252.5亿元,增长14.2%;第三产业增加值4639.8亿元,增长14.6%。经济增长速度自2003年以来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持续较快增长的区间拉长,稳定性增强。
二、农业生产稳步发展,粮食生产再获丰收。深入贯彻“多予、少取、放活”的指导方针,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综合生产能力增强。粮食生产连续四年获得丰收,2007年总产量达2762.0万吨,比上年增长2.2%,为1999年以来最高水平。粮食单产302公斤,连续五年创历史最高水平。棉花生产平稳增长,总产量达65.0万吨,增长3.5%。蔬菜产量达到6623.9万吨。畜牧业生产保持平稳,肉类、禽蛋、牛奶产量分别增长2.8%、0.7%和20.1%。渔业生产发展较快,全年水产品产量达125.6万吨,增长16.3%。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稳步提高,产业化经营率达到53%左右。
三、工业生产效益较快增长,战略支撑产业带动作用增强。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6566.8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625.6亿元,增长18.9%。钢铁、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等战略支撑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完成增加值2819亿元,增长21%;占规模以上工业的60.9%,提高2个百分点,对工业生产增长的贡献率达65.3%。钢铁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产品结构逐步优化,钢材板带比达53.4%,比上年提高4.9个百分点。食品、纺织、建材、医药等传统优势产业平稳发展,增加值增速在13.2%—23.6%之间。原材料、能源等基础产品产量增长较快,钢材产量增长37.3%,粗钢增长17.7%,生铁增长22.1%,平板玻璃增长16.2%;部分高附加值产品呈现快速增长,汽车产量增长20.5%,自动化仪表及系统增长55.7%,光通信设备增长32.2%,复印机械增长15.5%。工业实现利润1248.1亿元,增长40.4%,增幅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87.7亿元,比上年减亏13.6%。在统计的38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34个行业实现利润增长,增长较快的行业有:医药制造业增长99.0%、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84.0%、饮料制造业增长81.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70.3%、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63.5%。
四、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提高。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拓展发展空间,推动传统服务业优化升级,积极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在加快发展步伐的同时,内部结构出现积极变化。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4.6%,为1996年以来最快增速;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8%,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平稳增长,增加值增长11.4%和10.3%,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和居民服务等其他服务业快速增长,增速达20.9%。
五、固定资产投资平稳较快增长,投资结构调整优化。积极有为地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加强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引导,全省投资平稳较快增长,投资结构调整优化。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876.9亿元,增长25.0%,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5682.9亿元,增长28.2%,增速比上年分别回落7.9和5.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投资全面增长。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14.8亿元,增长37.2%;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011.4亿元,增长34.3%;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556.6亿元,增长21.3%。国家重点调控的钢铁行业投资低速增长,完成投资414.7亿元,增长4.9%,增速比上年回落17.7个百分点。改扩建投资增长较快,企业改造升级力度加大。改扩建完成投资1743.8亿元,增长26.9%。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亿元以上在建项目1333个,比上年增加108个;完成投资2402.1亿元,增长23.4%,对城镇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36.5%。其中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完成投资239.6亿元。民营经济投资活跃,私营企业成为投资亮点,完成投资分别增长37.7%和61.3%,分别占全省城镇投资的72.5%和23.2%。
六、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价格总水平上涨较高。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986.2亿元,增长17.3%,增速比上年加快2.2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市零售额1909.3亿元,增长18.4%;农村零售额2076.9亿元,增长16.3%。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平稳增长,实现零售额3413.0亿元,增长17.2%。住宿和餐饮业快速增长,实现零售额503.6亿元,增长20.1%。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4.7%,涨幅同比扩大3.0个百分点。其中城市和农村分别上涨4.3%和5.1%。价格上涨呈现明显的结构性特征。分类别看,除衣着和交通通信类分别下降1.2%和0.2%之外,其它均呈现不同幅度的上涨态势。其中,食品类涨幅最高,同比上涨12.8%,拉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3.8个百分点;居住类上涨5.2%,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0.7个百分点。在食品价格中,肉禽及其制品、蛋、油脂分别上涨35.4%、23.3%和22.2%;粮食、菜分别上涨9.0%和7.7%。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分别上涨6.9%和7.8%,涨幅比上年分别扩大6.1和2.8个百分点。农产品生产价格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比上年分别上涨16.2%和6.9%,分别扩大16.0和5.3个百分点。
七、进出口快速增长,利用外资规模实现突破。进出口总值超过250亿美元,达255.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7.9%,其中出口总值170.2亿美元,增长32.6%,增速比上年分别加快22.6和15.1个百分点。出口商品结构调整优化。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出口快速增长,出口总值分别完成51.1亿美元和10.0亿美元,增长51.2%和1.1倍;占全省出口的比重分别为30.0%和5.9%,同比提高3.7和2.1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突破30亿美元,达30.1亿美元,增长26.2%,其中外商直接投资24.2亿美元,增长20.0%。利用外资大项目支撑作用强劲,到位外资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到位外资15.5亿美元,增长43.1%,高于全省外商直接投资增速23.1个百分点,占全省外商直接投资的64.2%,比上年提高10.4个百分点。
八、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增强。继续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政策支持力度,积极营造有利的发展环境,民营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发展势头,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7201.3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1.9%,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0.7%。实缴税金748.3亿元,增长31.6%,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为49%,提高2.5个百分点;完成出口93.7亿美元,增长47.4%,占全省出口总值的55.1%,提高5.6个百分点;就业人员1301.7万人,增长4.8%,对增加就业和转移农村劳动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九、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就业增加较多。坚持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690.5元,比上年增长13.4%,增速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连续三年增长在13%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4000元,达4293.4元,比上年增长12.9%,增速同比提高3.7个百分点;比上年增加491.6元,增加额连续四年保持在300元以上。居民消费保持了较快增长。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235.0元,增长12.1%;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786.8元,增长11.7%。城乡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人均居住面积超过30平方米,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为30.45平方米,农民人均居住面积为30.1平方米,分别增长7.0%和3.4%,同比提高5.5和0.7个百分点。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6.8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3%,控制在4.6%的调控目标之内。
当前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居住价格涨幅偏高,节能降耗任务艰巨,就业压力较大等。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委七届三次全会精神的第一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我们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省委七届三次全会和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的中心任务,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加快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步伐,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